子宮頸癌篩查
子宮頸癌是最可以預防的癌症之一。它是發生在子宮頸細胞的癌症。子宮頸是女性生殖系統的一部分,連接陰道和子宮腔。
持續感染高危型人類乳頭瘤病毒(HPV)是子宮頸癌的主要成因。
人類乳頭瘤病毒(HPV)是一種常見的性傳播感染,可影響皮膚、生殖器及喉嚨。受感染通常沒有任何症狀。大多數情況下,人體免疫系統會自行清除人類乳頭瘤病毒。然而,未能清除的感染會增加患子宮頸癌的風險。
引致HPV 感染或子宮頸癌的風險因素
- 同時感染性病
- 免疫能力減弱(如器官移植接受者、HIV感染者)
- 有多個性伴侶
- 過早開始有性行為
- 多次生育或第一次懷孕時年齡較輕
- 長期服食避孕丸超過五年
- 吸煙
最重要的風險因素是沒有接受子宮頸癌篩查
子宮頸癌的症狀
- 異常陰道出血:如月經之間出血、性交後出血、停經後出血
- 盆腔疼痛或性交時疼痛
- 異常陰道分泌物
這些症狀需要進一步檢查。它們並非子宮頸癌獨有,也可能由其他疾病引起。診斷這些症狀所需的檢查與常規子宮頸癌篩查不同。如出現上述任何症狀,即使你最近一次子宮頸癌篩查結果正常,也應及早求醫。
如何降低子宮頸癌風險
- 接種人類乳頭瘤病毒疫苗
- 實踐安全性行為
- 定期接受子宮頸癌篩查
- 不吸煙
在香港,曾有性經驗的婦女並有子宮頸,應按下列建議定期接受子宮頸癌篩查
- 21-24歲並有風險因數
- 25-64歲
- 65歲或以上有風險因數,或從未接受過子宮頸癌篩查
子宮頸癌篩查概要
你可根據年齡選擇子宮頸細胞檢驗、人類乳頭瘤病毒(HPV)檢測或合併檢測(兩者同時進行)。醫生或護士會輕輕將鴨嘴狀窺器放入陰道,然後用柔軟的刷子從子宮頸取樣。過程可能感到不適,如果你感到疼痛,請告訴醫護人員。
篩查結果代表甚麼?
醫護人員會通知你篩查結果
- 若檢查結果為陰性,即未發現異常細胞或人類乳頭瘤病毒,代表你患子宮頸癌的風險低,但仍需定期篩查。醫護人員會告知下次篩查日期。
請記住:如在兩次篩查之間出現任何症狀(如異常出血、分泌物或疼痛),應立即求醫,不要等待下次篩查。 - 若檢查結果顯示高危型人類乳頭瘤病毒或發現需要治療的異常細胞,醫生會轉介你到專科醫生(通常是婦科醫生)進行進一步檢查(如陰道鏡檢查)。這並不代表你已患上子宮頸癌,但需要進一步評估。
- 你可能會被要求二至四個月後重做檢查,這通常是因為樣本細胞不足,並不代表有問題。
請記住,你仍然需要定期接受子宮頸癌篩查:
- 已接種HPV疫苗
- 只有一位性伴侶
- 長時間沒有性行為
- 處於長期單一性伴侶關係
- 已停經
請與你的醫護人員商討子宮頸癌篩查的好處與風險,並根據個人情況共同決定是否適合接受篩查。